抖音小说 - 历史小说 - [历史]大清太子爷在线阅读 - 第26页

第26页

    大灾之中人必不能闲着,一闲下来,必定要生事,生口舌是非。若是往日也就罢了,有康熙在,能够镇得住。这会儿康熙不在京里,若有人要生事,谁能镇得住?且不说这个,就是在这样人命关天的时候,胤礽也看不得有人生事。

    宫里自然是不会生多大的是非,就怕外头,外头若有事,不管是死了的还是伤了的,都是百姓倒霉。而他身为太子,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的。他想出宫去看一看,看看宫外究竟被毁到了何种境地。

    一则,可以看看大学士们承旨救灾办得如何了;二则,在外头会比宫里消息灵通,见的人也多,他想知道的都能知道,他该知道的也能知道。他虽是太子,但在有些人眼里,也不过是个孩童,大概说话是不会避忌他的;三则,他还有件事想要做,却不知能不能做成,必得出宫看看情形才能知晓。

    不过,他不能就这样出宫去,他若是这样大喇喇的出去,只怕连保和殿都过不去,他得找人与他同去方好。

    地动一停,他就直奔宁寿宫去给仁宪太后请安了。

    仁宪太后也住在帐篷里,他一过皇极门就瞧见了仁宪太后的起居所在。胤礽忙带着顾氏进去。仁宪太后确实是挂记他的,一见到他眼眶就红了,拉着他上上下下的看了许久,确定他全身上下没有一点儿伤了才点点头道:“好,好。顾氏把你护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胤礽看仁宪太后也极好,心下稍安,便直截了当的道:“祖母,孙儿想出宫去。”

    “出宫?”

    仁宪太后心里纳闷,皱眉道,“为什么要出宫去?这个时候,外头比宫里的情形坏多了,你不好好在宫里待着,出去做什么去?”

    胤礽直勾勾的望着仁宪太后,不回答她的话,却径自道:“眼下这宫里,只能祖母能帮着孙儿出宫了。”

    仁宪太后见胤礽极其认真的神情,好似不是在开玩笑,她抬眸与顾氏对视一眼,见顾氏听胤礽这话也是一脸的讶异,心里便知胤礽的这些话连顾氏都未说,胤礽是预备一过来就直接跟她说的。

    仁宪太后沉吟半刻,才望着胤礽沉眉道:“我帮不帮你出宫另说。你先告诉我,你为何要出宫?”

    太子出宫是大事,这种时候要出宫更是非同一般。若胤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她是断然不会同意胤礽出宫的。不,不是,仁宪太后在心里摇了摇头,就算胤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她也不能助他出宫!

    ☆、第16章

    “我想出宫去看看京城的百姓,”胤礽沉默半晌,才望着仁宪太后道,“若祖母定要问个为什么,那孙儿只能告诉祖母,因为孙儿是太子。”

    “皇阿玛不在京里,外头纵有大学士和部院大臣们料理,孙儿仍旧是不放心,孙儿想亲眼去看一看京里究竟是怎么个情形,但孙儿年幼,又居于深宫从未出宫过,孙儿有心出去自然是能出去的,但孙儿不愿意偷偷溜出去,这才来寻祖母的。祖母是太后,眼下太皇太后不在宫里,祖母是宫里最尊贵的人,若祖母能带着孙儿出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你……你可真是……”

    仁宪太后听了这话,默然半晌,也没把想要说的话说出来。

    她望着胤礽那肖似赫舍里氏的面容,心中感慨,太子还这样小,竟已自觉的将身为储君的责任背在肩上,这三日地动山摇,人人皆是自危,深怕自己的性命保不住,太子明明年幼,正是该害怕的神魂不守的时候,偏偏他却这样镇静,还口口声声的要求出宫去看看外头的百姓是怎么个情形,仁宪太后真不知是该赞皇帝教养了个好太子,还是该替赫舍里氏心疼她的小儿子。

    她是有心不助胤礽出宫的,她也口拙,不会舌灿莲花的摆事实讲道理,只一心打定了主意不如胤礽的意,偏偏听见那一句因为孙儿是太子,她就心思松动了。

    太子心系百姓,这是万民之福,她怎么能拦着?她若是不同意,保不齐依胤礽的性子,他要是想法子私自溜出宫去,她只怕会更担心的,还不如把他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自己亲自看着他,那才是最安全的。

    仁宪太后思索半晌,在胤礽期冀的目光中轻轻点了点头:“好,我带你出宫去。”

    仁宪太后既然答应了胤礽,便吩咐身边的侍女去做些准备,皇太后和太子要出宫,自然是不能就这样毫无准备的出去的,至少得带足了护卫方能出去,要知会的人虽不多,但该知道的人都得知道。

    顾氏见仁宪太后答应了胤礽的要求,心里就着急起来,她听胤礽开口时就觉得不妥,本还指望着太后会劝阻太子爷的,没想到太子不过说了几句话,太后就应了,她这下也不能寄希望于太后了,只能自己上阵劝说这对冲动的祖孙:“太后娘娘,太子爷,眼下宫里是这个样子,外头只怕更糟。您二位出宫不安全,还是待在宫里的好。太子爷若是想晓得外头的情形,不如奴才打发人出去瞧,等人瞧完了回来说给太子爷听不好么?这一出去,动静太大,只怕会给外头增加负担,再说了,太后娘娘和太子爷的安全最重要啊。若是、若是再有复震可怎么办呢?”

    三日地动方停,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这次地震就真正的结束了。若是仁宪太后和胤礽在宫外时又震——顾氏几乎不敢再往下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