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说 - 玄幻小说 - 大时代的梦在线阅读 - 第七十四章 料器(3)

第七十四章 料器(3)

    早期中国料器多为在彩球和碗、瓶、尊、盏等生活用品,精美独特。清末后期,山东博山料器艺人,北京内画鼻烟壶画匠,开始以料器鼻烟壶内画图案,嬴得人们爱惜。

    因此,清末民初料器鼻烟壶风行一时,并流入海外,不少欧美艺术品收藏家都有集藏中国料器鼻烟壶。琉璃是将原料熔化后浇注到特制的模具中,一次成形的作品。

    料器则是将硅酸盐及其它金属氧化物等原料,经过高温熔化,拔成各种规格的料棍,艺人用各色料棍在灯火上烧烤,待软化后迅速捏塑,使用简单的小工具时而拉,时而粘,有时用剪子铰,有时用镊子拽,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有点像捏糖人儿。

    和琉璃比较,料器没有底胎,是艺人在火中一次加工完成的即兴之作。有透明的料兽、有挂屏、烟具、盆景、花鸟鱼虫,还有戒指、帽花、料珠等,造型生动,逗人喜爱,其中料器鸟兽采用传统的技艺仿制成玉石、翡翠、玛瑙、珊瑚等,颜色逼真,具有独特风格和韵味。

    最初,料器艺人干活时,用食用植物油和灯芯草油灯,为了让灯火着得旺并改为横向燃烧,做活时必须嘴里叨个细玻璃管,从侧面向火苗吹气,来加温烧烤料棍,所以料器艺人得了个“吹料活儿的”俗称。

    到19世纪20年代末,改为用气筒子打气,直到1965年,才改用煤气喷灯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清代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今琉璃厂设置御厂,派官监制料器和琉璃制品,专供内宫玩赏和使用,当时被称为“宫料”、“御琉璃”。

    民间的料器制作集中在北京崇文区的花市一带,是北京特有的手工艺品之一。在花市开设“四义公号”化料作坊的赵九皋,花市“志源号”料器作坊的掌门蒋文亮,“长丰号”料器作坊的当家人汪福,以及集产销于一身的后起之秀岳子元,被称为料器制作的四大门派。

    料器也称“玻璃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有“缪琳”、“火齐”、“琉璃”、“颇黎”、“明月珠”等不同说法,考古学上则通常将半透明的称为“璃”,透明的才称“玻璃”,基本上算是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经过提炼加工后制成。

    “北京料器”第七代传人、着名料器艺术家刘星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有了用琉璃制作的日用品和装饰品。宋代,由于正月十五日观灯之风盛行,出现了五彩琉璃灯。

    建筑上也出现了琉璃砖和琉璃浮雕,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透明的琉璃,当时称作“玻璃”。元代定都北京后,在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先后建立许多琉璃作坊,为修建皇宫材料。

    明朝以后北京料器得到迅猛的发展。清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供奉内廷,称“宫料”、“御琉璃”。

    由此可见,料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琉璃分不开的,它是琉璃工艺的再发展。大约从明代开始,受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所携带的精美玻璃制品的影响,中国的皇室决定开发这种新型的艺术品种,因此带动了料器在明代的繁荣。

    大气简洁、内涵深邃是这一时期料器的特色。不过由于易碎的特性,明代的料器传到现在的已经很罕见了。

    到清代康熙35年,北京出现了首家大规模的料器制造场,由皇家成立。场址就在今天的“琉璃厂”。这个地名的得名也源于此。

    刘星说,清代是我国古代玻璃器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琉璃厂专门生产皇宫御用的料器,精美独特,色彩绚丽,工艺复杂。由于流传于世的数量极少,因此从历届拍卖会上可以看到,精品的宫廷料器价格一路走高,例如2005年秋拍的时候,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就曾推出过一只清乾隆御制料胎珐琅彩绘山水人物纹杯,成交价超过了190万元。

    2006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推出的一只清乾隆白料胎画珐琅花石凤纹瓶,成交价为636万元。在2007年香港的拍卖市场上,一件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更是创下了6400余万元的天价。料器一跃成为收藏新贵。

    除制作料器的鸟、兽、花以外,在料中添加不同的金属添加剂,便可仿制出不同种类的工艺品。原来北京料器厂的陈德海曾用料器材料仿制“唐三彩”、“青铜器”等文物,其生动的造型和古朴逼真的质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料器的品种,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日用品、装饰品、首饰、小件雕塑等等,其中数量最多也最具特色的器物,莫过于小巧精致的鼻烟壶,以清代北京出产的最负盛名。

    北京料器材料多采自另一料器福地山东淄博博山,熔点较低并且可塑性较强。仅就颜色而言,单色料胎鼻烟壶就有红、黄、蓝、白、黑等多种颜色之分,还有仿各种玉石颜色的。

    复色料胎鼻烟壶则由两种或多种颜色料混合配制而成,有斑料、搅料、藕粉料等区别。套料鼻烟壶则套色越多,工艺就越复杂,本身价值也越高。

    这也正因为料器鼻烟壶贵在做工,而不以质地取胜。其中康熙时期的料器鼻烟壶精妙浑朴、简雅绚烂,但传世极少;雍正年间的料器鼻烟壶主要由宫廷内府制作,样式新奇,做工精巧,外观浑圆大方;乾隆年间制品多为扁小的圆形,通体彩绘纤细繁复的纹样,胎体则多为透明玻璃或涅白玻璃。

    此时的造型也最为多样,除传统的瓶、罐、扁、方、双连、三连、梅等形状,还出现了婴戏、动物、瓜果、人物等,算得上是料器史上辉煌中的辉煌。

    事实上,料器在收藏界并非新面孔。早期中国料器多为彩球和碗、瓶、尊、盏等生活用品。清末后期,山东博山料器艺人、北京鼻烟壶画匠,开始在料器鼻烟壶内画图案,大受好评。

    因此,清末民初料器鼻烟壶风行一时,并流入海外,不少欧美艺术品收藏家都有集藏中国料器鼻烟壶。

    而谈起“琉璃”,很多人或许就更不陌生。“琉璃工坊”等台湾琉璃工艺品品牌近年在大陆的大行其道,让不少人对琉璃有了直接的观感。但是刘星表示,与当代的台湾琉璃艺术品不同,传统的料器无论在制法上还是材料上,都有很多不同之处。

    目前的许多琉璃制品实际是铸模浇铸而来,因此无论怎样说是“限量版”,都仍然具有可复制性。但传统的料器是将硅酸盐及其他金属氧化物等原料,经过高温熔化,拔成各种规格的料棍,艺人用各色料棍在灯火上烧烤,待软化后迅速捏塑,充分发挥琉璃材质的光泽、多彩、柔媚、神秘的特性。

    和琉璃比较,料器没有底胎,制作全靠人的经验和手艺,在喷灯的火焰中即兴加工,也被称为“火中的雕塑”。而纯手工的制作工艺也使其作出的作品,具有独一性,更加造就了它的珍贵。

    从材料上来说,不少台湾琉璃的配方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台湾琉璃用的实际是“欧洲玻璃”。但是料器采用的仍旧是中国传统配方的玻璃,熔点较低,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

    关于老琉璃的看法

    一是低温烧结,因温度不高,器形不是很规矩、表面不是很光滑;

    二所配染料是天然矿物磨研,因烧结时的温度不匀会有细节上部位上的色变;

    三因受热不同,且温度不高,会有因部位不同的熔化层间叠加,造成整体内部质地的不一样纯清

    据民间传说,明代有一位广东张姓秀才,赴京应试,三考未中,衣食无着。一天闲逛,他偶拾一只残破的料镯,回到旅店后放在炉火上烧烤,捏制出具有自然形状的彩色石头,看一看可以当首饰石头用,就把它送到首饰楼去碰碰运气。

    待用这些石头镶嵌成戒指、耳坠、项链后,深受欢迎。从此这位张秀才,再也不进考场了,买点“广料”,专心致志地做起了首饰石头。

    清代,料器进一步发展,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今琉璃厂设置御厂,派官监制料器和琉璃制品,专供内宫玩赏和使用,时称“宫料”“御琉璃”。

    到了乾隆年间,作为史上出了名“讲究”的皇帝——乾隆皇帝,认为“玻璃”或“琉璃”发音不吉利,正式命名带工艺的琉璃为“料器”。自此,料器这个名词正式被写入史册。

    乾隆元年到乾隆三十年是料器制造的巅峰时期,当时制作和存放料器的厂房、库房就多达42间,年产数万件典礼品、陈设品、装饰品和佛堂用品。乾隆二十年特传旨做料器鼻烟壶500个、器皿3000件,以备赏赐之用。可见当时料器的生产力与地位之高。

    清宫廷造办处生产的料器质量上乘、色彩丰富,光单色料就有30多种,还有金星、揽料、缠丝等,造型也极富中国特色。当时,套料可以套28种颜色,体现了料器的最高超技艺。

    这一时期,宫廷中也涌现出一批擅长造料器的高手,尤以乾隆年间一胡姓总监最负盛名。他烧制的料器均以最上等的白料做胎,吹制成鼻烟壶、花瓶、碗、盘;再于极薄的胎上画珐琅釉彩,高温烧制。

    出于他手的这些绝伦的作品不仅做工十分精湛,连绘画的笔触也很细腻。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他所做的鼻烟壶了,后人称之为“古月轩”。为和内画壶区别,也有人称稀世珍品“古月轩”为“外画壶”。

    套料是北京料器一项重要发明。从赵之谦《勇庐闲话》的记载中可知,它始于清康熙年间,以白玻璃地套贴彩色玻璃图案,以套一彩为主,套二彩以上的称兼套,还有彩色玻璃地套彩玻璃者,图案均经碾琢方成;至乾隆年间,套料盛行起来,国外称为乾隆玻璃。

    乾隆年间北京料鼻烟壶颇负盛名,有辛家、勒家、袁家3所名店,而以辛家料鼻烟壶最为清洁,光彩夺目。晚清时又发明了在透明料鼻烟壶内壁绘画肖像、人物、山水、禽兽、鱼藻等图案,称作内画壶,名家有周乐元、叶仲三等。

    清中期后,随着国势的逐渐衰微,内务府造办处用人也急剧萎缩,不少宫廷匠人进入北京城里谋生,这反而促进了宫廷、民间技艺的融合,料器造型也更加丰富起来,使得北京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料器生产的代表。

    清道光二十年,北京有张昆和徒弟贾福来用“广料”和“洋料”,烧制戒面石、尖石、麻花针出口。

    民国时期,京城生产料器的玻璃厂、料器店和大大小小的字号,在城南一带相继出现。料器行艺人的产品有料鸟、料兽、料花等,并能制成仿宝石、翡翠、玛瑙的佛珠、耳环、指环、别针、走兽等出口美、加、法、印等国。

    1914年,江朝宗出资兴办光明玻璃料器厂,生产料器供出口,这也是北京第一家民办玻璃厂。1929年,有一批日本西餐叉子,要求每支上都要烧制一只料器小鸡作为装饰。

    此后料器手工艺人便开始烧制独立的小动物,最受欢迎的造型是12属相的小动物。后来出现了两家专门制作料器动物的料器作坊“蒋家门”“汪家门”。

    由于两家cao作工艺不同,作品神韵气质则各有千秋。在之后的30年间,“志源号”“长丰号”竞相发展,先后培养出许多出色的徒弟,后来徒弟们又独自生产并招收艺徒,使料器作品从制作工艺和题材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北京料器从业人员已发展到近百人,其中制作料鸟、料兽的有近三十人,花色已发展到二十多个。但后来由于连年战乱,出口停止,内需也变小,料器和其它手工艺行业一样纷纷歇业改行。

    手工艺人们为了生计,拉洋车、当小贩、打短工,全行业一片凄凉景象。战后初期,料器行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受到战乱重创的影响,很多手工艺人仍然不敢回归老本行,重cao旧业的人也收入微薄,需要兼搞副业,艺术与技巧均停滞发展。

    北京料器的生产工具比较简单。随着各个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料器工具也有很大的变化。很早以前,制作料器是将各色料棍放在木炭上烧烤,用镊子捏塑成型。后来改用香油火灯,用嘴吹气加温烧烤料棍,再边烧边用镊子捏塑成型。

    由于长年用牙咬着皮管吹气,许多人门牙都掉了,至今有些老人仍称呼料器艺人为“吹料活的”。到了19世纪20年代末,这种方式被改成用气筒子打气,只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太浪费植物油,加之生产环境条件也较差。

    1965年,北京一家新的料器厂大楼建成了,生产料器的方式也重新改进,主要采取煤气喷灯的方法,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料器工艺中掌握好火候是关键,火烤温度太高,料器容易变形,温度太低又会炸裂。制作料器的工艺有点像捏糖人的技法,主要靠的是匠人对物体形态的适度把握,另外其制作配方也很重要。

    总体上来讲,料器和琉璃、玻璃的原材料没有什么区别,都采用的是硅酸盐或者其他的一些金属氧化物,只不过对于不同的作品,其中所添加的金属氧化物完全不一样,有的会放入一些像金、银等成分的贵金属。

    北京料器厂有一位叫做陈德海的匠人,他制作料器的手艺堪称一绝。他曾经制造过“唐三彩”与“青铜器”之类的造型,鲜活逼真的造型加上形象逼真的质感,看过的人无不惊叹不已。

    这些都是料器制作的精品,前面提到的被称为“古月轩”的料器,由于没有人知晓其当时制作所采用的配方及具体的加工工艺,至今没有人能够制造出同类的料器来。

    说起料器葡萄,老北京人都知道有名的“葡萄常”。别看一串串玻璃料葡萄不起眼,却有京城手艺人常氏家族的一段传奇故事。

    “葡萄常”是北京独有的料器工艺品种,是以玻璃为原料制成的一种葡萄形艺术品。由于其技艺高超、特别,制成的葡萄可以以假乱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关于“葡萄常”的来历,还有一段不平常的故事。那是在清代咸丰年间,北京花市大街有一位叫韩其哈日布的蒙古族老人,由于家境贫穷,就以做泥葫芦、泥人谋生。后来,他受泥玩具的启发,用泥仿做葡萄珠,涂上颜色,用细篾儿串成一嘟噜,远远看去,像真的一样,受人喜爱,

    生意红火起来后,他又进一步改进工艺,以玻璃为原料,烧制出玻璃葡萄,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快被人抢购一空,也开始有了名气。光绪二十年农历十月初十,是清代慈禧太后60岁生日。

    当时的北京,树叶早已枯黄,被阵阵秋风扫落在地。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大戏台看戏,发现戏台前挂着一串串水灵灵新鲜的葡萄,就要人摘来给她吃。大臣跪奏说那是装饰品假葡萄。

    慈禧不信,当她亲手触摸后,才确信是假的,命人叫来韩其哈日布,对其精湛的技艺大加赞赏,并赏名“常在”,还赐给一块亲笔手书的“天义常”匾。这事轰动京城,“葡萄常”名声大震。

    “常在”于是在北京崇文门外东花市开设“天义常”作坊,一些外国商人也赶来订货,产品很快畅销海内外。

    “常在”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伊罕布、扎伦布兄弟子承父业,继承发展了“葡萄常”的手艺,制作的玻璃葡萄远销美、法、英、德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1914年,“葡萄常”兄弟俩精心制做的一套各种色泽的料器葡萄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奖状。至今,美国旧金山博物馆还陈列着伊罕布的杰作。北京故宫里,还存放着“葡萄常”制作的“子孙万代”葫芦。

    伊罕布兄弟故去后,葡萄常这个家庭作坊就靠常玉龄和她的三个姑姑、一个jiejie来经营,由二姑常桂禄主持。为了保住葡萄常这门绝技不传外,五人发誓终身不嫁人,人称葡萄常五处女。大时代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