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说 - 历史小说 - 驸马倾城在线阅读 - 第79节

第79节

    “鸣冤?”司马无易一愣,蓦地有不好的预感。

    而对面的顾乐飞却缓缓笑了起来:“此事非皇叔莫属。”

    ☆、第102章

    天启五年应该是个好年头吧!

    很多大靖的老百姓这样想着。

    随着河南河北两道的赈灾结束,大批难民得到安置,治水工作也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来自江南道的新型农作物占城稻因为产量高、口感佳,开始在大批土地条件适宜的农田试种推广。

    春天来临,大靖帝都镐京的皇城之中亦传来好消息,端贵妃为当今天子诞下一位皇子。虽然这是天子的第三个儿子,可是由于前两个儿子是天子还是皇子之时,由通房所出,身份较低,一直未告太庙,名不正、言不顺。

    故而,端贵妃诞下的这名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之子,听说圣上要为这个孩子亲自告太庙、入族谱,让他成为名义上的皇长子。

    这意味着大靖的帝位后继有人了。

    而西北哥舒那其将军也传来大捷的消息。去年腊月被雅隆部人追击入侵河西走廊的劣势一扫而空,雅隆部人被哥舒那其率领西北边兵前后包抄,整个包了饺子,精锐尽损,狼狈逃回老家,还被哥舒那其俘虏了一个族长之子。

    过了半月,西南也传来好消息。定国大长公主将亲自押解南诏王罗逻阁回京,同时将南诏纳入云南版图,并奏报陛下,请求设立大靖第十一道——云南道。

    捷报频频,不仅驱除外敌,还开疆拓土,定国大长公主的战神之名再度传开。一时间大靖百姓自发地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庆祝大靖胜利,也祈求老天保佑今年能丰收、平安过年。

    在这种时候,似乎大家都忘记了年前年后萦绕在皇城周围不散的前太子冤魂,关于前太子死亡的议论传言也少了,倒是为当今皇上歌功颂德的多。

    百姓们的这种欢乐气氛似乎也感染到了端坐皇城的九五之尊。自高娴君为他诞下麟儿后,司马诚每天都是咧着嘴笑,高兴得不行。

    即便他收到司马妧非但没死,反而将南诏彻底打下来的战报,他也没有流露出太多生气的情绪。

    没关系,开疆拓土的功劳最后会算在皇帝头上。

    至于司马妧,一次杀不死,还有下一次。前段时间不是前太子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么,司马妧和司马博二人的母亲可是姐妹,他们二人的血缘关系那样近,就说是她对当今皇上心存不满,怀念前太子,故而借此闹事好了。

    只要她乖乖交了兵权回来,司马诚有一百个办法收拾她。

    司马诚志得意满地如此想着,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入高娴君的宫中,望着躺在床上的母子,他的心简直高兴地要飞起来。

    “来,来,朕的小麟儿,快快笑一个。”司马诚伸出手指头戳了戳小婴儿白嫩嫩的脸蛋,熟睡的娃娃胡乱挥了挥手,没醒,懒得理他。

    司马诚哈哈大笑,他伸出手来,本想抱一抱孩子,不过犹豫了一下还是算了。皇家有抱孙不抱子的传统,他不愿为此违例,也不想太宠这个孩子,免得他母族仗着孩子的宠爱气焰嚣天。

    高家现在的气焰已经很高了。

    思及此,司马诚的笑意淡了些,他望向坐在床头静静望着自己的高娴君,柔声道:“旨意已经拟好,我答应你的后位,待麟儿百日宴那天便向天下宣布。”

    高娴君微微笑了笑,其实自从有了这个儿子,她对后位反而没有那么执念:“多谢陛下。”

    “先别忙着谢,”司马诚伸手摸了摸她的脸,低笑道,“你若知道我还打算在那天再颁一道立太子的旨意,岂不是不知道如何谢我才好了?”

    高娴君的眼睛缓缓睁大,满脸惊讶之色。

    “陛下、陛下莫逗臣妾玩儿!”她似嗔似喜,半是试探半是心里真的欢喜。

    司马诚捉住她的手亲了一口,低笑道:“自然是真的,君无戏言。”

    这巨大的欢喜来得太突然,高娴君喜得快懵了,但是她还来不及谢恩,便听身边的男人转口道:“不过,朕有一个条件。”

    高娴君的心头如同被一盆凉水泼下,她就知道,司马诚绝不会无缘无故对一个人那么好。

    即便如此,她依然装作十分欣悦的模样,柔柔道:“什么条件?”

    “你的父亲,该告老还乡了,”司马诚又轻啄了一下她的手,这一次的语气却不是那么温柔,“你父亲一向是聪明人,趁我还没向他动手之前,他最好知道什么时候见好就收。该给你们母子的,我都会给,可是那必须是我自愿,而不是他逼着我。娴君,你明白吗?”他伸手为她捋了一下散乱的发丝,动作温柔至极。

    可是高娴君的心却很寒。

    如果没有父亲在朝坐镇,司马诚很快就会一点点剪除掉高家势力。这样一来,即便她是皇后,即便她的儿子是皇太子,也只是空占名头,毫无势力,只能仰仗司马诚过活。

    以两个随时可以用圣旨裁撤掉的虚名,换掉她父亲的宰相之位,甚至以此消灭掉高家的势力,司马诚打得一手好算盘!

    可是……可是她能怎么办呢?

    她敢不答应吗?

    “娴君?”

    司马诚温柔的呼唤仍在耳边,却令高娴君觉得一阵阵恶心。她垂眸思索着,竟想不出什么推脱法子,只好动了动嘴,刚要开口答应——

    却听得外头宦官一阵急匆匆的脚步。

    “陛下,陛下不好了!”

    司马诚眉头一皱,没人喜欢一个尖利的公鸭嗓子在自家门口叫不吉利的“大事不好”。

    他起身沉声道:“何事喧哗!”

    拿着拂尘的宦官气喘吁吁,急急行了个跪拜大礼,磕头道:“回陛下,十二、十二王爷往大理寺递了诉状,正赖在大理寺门口鸣冤不走呢!”

    “十二王爷?”司马诚不可置信地重复一遍,上前道:“你说谁?”

    “便是陛下的十二皇叔,守陵的十二王爷,他、他归京了!”

    司马诚回过神来,顿时火冒三丈:“没有朕的命令,他敢回京!”

    “不止如此,”那宦官跪在地上不敢起来,身体哆嗦着道,“王爷他、他向大理寺状告的人是、是……”

    “是谁?”

    “是陛下您!”

    *

    “我的大侄子死得好冤啊!”

    大理寺门口象征清平公正的神兽獬豸石像前,一名人到中年依然气宇轩昂的男子正趴在石像上……

    撒泼打滚。

    大理寺一干少卿乃至正卿都尴尬地站在旁边,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这撒泼打滚的中年人正是多年不曾露面的十二王爷司马无易,虽然众官员都不认得他,可是王爷的腰牌玉牒做不得假。望着这个突然冒出来而且递诉状要告皇帝的十二王爷,大理寺的官员们都很发愁。

    随着时间流逝,大理寺门口聚集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有其他官署翘班来看戏的,也有好奇的平头老百姓。

    毕竟,这叔叔告侄子不少见,“王爷告皇帝”可少见!

    眼看着大理寺的“人气”越来越旺,大理寺卿觉得一阵脑门仁儿疼,他走过去悄悄劝司马无易:“王爷,要不咱们进去说?”

    司马无易瞥他一眼,大声嚷嚷:“进去说?大理寺卿的意思是接了本王的诉状?”

    他一声吼,惹得众人的目光全聚集在大理寺卿身上,搞得他一阵尴尬,讪讪道:“这……这下官不能接啊……”

    “为何不能接!”司马无易吹胡子瞪眼:“状告当今圣上勾结北狄谋杀前太子,本王可是有确凿证据,人证物证俱在!”

    他话音刚落,人群里不由得一阵交头接耳,众人议论纷纷。

    恰在此时,一声宦官尖利的声音响起:“圣上驾到!”

    竟是司马诚亲自来了。

    他正好听见司马无易最后那一句“人证物证俱在”,恼羞成怒,御辇还未放下,他便怒气冲冲吩咐禁军:“将司马无易拿下!”

    “本王乃是你叔叔!你有何罪名可以抓我?饶你是当今天子,这也是以下犯上,目无尊长!”

    司马无易挺胸直背,目光如电,气势逼人,与刚刚那副撒泼打滚的模样判若两人,竟是一副豁出命来的架势。

    禁军侍卫居然暂时被他唬住了。

    司马诚气得不轻:“你犯的就是欺君之罪,拿下!”

    皇帝一发话,禁军自然要听令,可是好像冥冥之中有谁算准了时机似的,禁军还未将司马无易抓起来,便听见一阵马蹄疾驰:“报——!”

    镐京城中策马狂奔是决不允许的,除非是紧急军情。

    望着匆忙下马的士兵,司马诚无端端觉得不祥,恰在这时,他和自己这久未谋面的叔叔的目光对上了一眼——

    司马诚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了然。

    了然?

    他了然什么?

    司马诚心中猛地一跳,他深吸一口气,伸出手来,以一个帝王的威仪平静道:“呈上来。”

    “是!”

    士兵双手将火漆密封的军报呈递,由宦官再一层层呈到司马诚面前。

    拆开那封军报,只迅速阅了第一行字的几个关键词,司马诚就双手一抖,眼前一阵阵发黑——

    司马妧,十五万大军,清君侧!

    ☆、第103章

    这份军报的发出时间是七日前,那时候司马妧的大军已经出了剑南道的地界,朝王畿地区而来。

    算算时间,若按正常行军速度,慢则七日,快则三日,司马妧便将军临城下,剑指镐京!

    意识到这一点的司马诚眼前又是一黑。

    “为何剑南经略使不禀报!为何她一路浩浩荡荡竟没有一点风声!”司马诚出气一般将禀报的士兵一脚踢开。

    “陛下、陛下恕罪!”不知道军报是什么内容的士兵,简直是遭了无妄之灾,他战战兢兢伏跪在地,不知所措。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见高高在上的皇帝火冒三丈,虽然不知原因,可是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或是禁军、宦官和宫女们,纷纷跪下,俯首在地。

    望着俯首帖耳的上百来人,司马诚的气依然无法消散,他实在想不通,那么浩荡的大军,为何沿路官员和军府均不禀报?

    原因实在太简单了,因为定国大长公主是率军“凯旋”啊。除了睁只眼闭只眼的剑南道经略使范阳,其他不明所以的沿路官员们都以为大长公主是西南大捷,率着军队归京领赏呢。

    直到她的军队离镐京不过几百里路,却依然有十五万人之众,沿路府县的官员才觉出一点不对劲来。

    难道……这么多人全是去领赏的?

    好像,有点不对吧。

    一个胆子大的州刺史在迎接司马妧大军的时候,大着胆子问出心中疑惑。结果,司马妧派人将他押下,连夜命他……写了一篇檄文。

    是的,说来可笑,司马妧手下没有文采特别好的人,竟干脆将无辜的刺史大人抓了壮丁。大长公主殿下简单粗暴地给了刺史大人一篇命题文章,让他就司马诚勾结北狄谋害前太子、以及阵前派人杀元帅之事,讨伐天子身边jian佞,“唤醒”犯下种种过错的天子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