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说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穿二代在线阅读 - 第115节

第115节

    “可是它闻起来这么好闻。”小姑娘看着那小手指一样的金黄色果子,越看越好吃。

    “那要不,掰一截尝尝”

    然后爷儿俩本着科学探究精神,还真掰了一段,果然不好吃。

    一大一小俩馋猫霍霍了一个佛手,终于安心了,去书房做寒假作业。姚志华陪着闺女写作业,就跟她商量了一件家庭大事。

    “畅畅,你说,我们家到底要不要再生一个小孩”

    七岁半的小姑娘放下铅笔“对呀,到底要不要”

    “问你呢,你想不想要。”

    “外面也光有人问我。”

    姚志华“都有谁问你了,赶紧跟爸爸说说。”

    “上次大姨打电话,mama让我接电话了,大姨问我想不想要弟弟meimei,杨杨哥哥还说,要要得快点儿,他要的晚了就没有了。”她说的大姨是肖秀玲,逢年过节和江满总要打个电话的,“还有小姨,小姨打电话来也问我,想不想要弟弟meimei,想要让mama生。”

    小姑娘掰着手指头,“还有马秋汝的mama,和楼下的徐阿姨也问过我,问我mama还生不生小弟弟。”

    这么多人关心他们两口子生孩子的事儿啊,姚志华挑眉“那你怎么说的”

    “我说生不生mama说了算,而且我也不想要小弟弟,小男孩都很调皮。”

    “聪明。”姚志华拍拍她的小脑袋,“下次谁再问,你就说生不生爸爸mama说了算。”

    “哦,知道了。”畅畅点点头,。

    “那你想不想要”

    畅畅看看他“爸爸,我已经上一年级了,上学放学都不用mama接我了。而且班里别人家里大多数都是两个小孩。”

    当然啦,爸爸mama有时还会接她,平常上学,娘儿俩一起出门,mama去店里她去学校,放学她和马秋汝、马秋吾一起回来,回家弹琴,或者顺路去mama新搬的面包店吃个点心。碰上刮风下雨天气不好,肯定还是要接的。

    畅畅玩着铅笔,决定“我觉得家里要是再有一个小孩,也挺好玩的,你们要生就生吧。就是你和mama都太忙了,你得找mama商量。”

    “你想要”姚志华问,“那你想要弟弟还是meimei”

    畅畅嘻嘻一笑“说的好像我要什么你们就能生出来什么,mama都还没说话呢,爸爸你肚子里能生出来”

    第104章 风险变动

    “你觉不觉得, 你闺女说话都不像个小孩了要成精了。”孩子的爹忧心忡忡去找媳妇,把刚才父女俩的对话学了一遍。

    “我恐怕十来岁的时候, 都还以为小孩是从田沟里捡来的。”姚志华停了一下,自己嘀咕, “你说小时候也真傻啊, 小孩是从沟里捡来的,那沟里的小孩从哪儿来的。”

    “她现在, 整天跟音乐系那帮大学生混在一起,认了一大堆哥哥jiejie, 大概都有点不把自己当小孩了。”孩子的娘若有所思,“前几天跟我闲聊,还说他们班小孩玩什么东西真幼稚。”

    孩子爹“才七岁的小东西,还嫌别人幼稚了,这都跟谁学的词儿啊。”

    “关键是马秋汝也说人家幼稚,你不觉得马秋汝本身也是个小人精,就够鬼精灵的了,这俩还整天一起玩。”

    孩子的爹顿了顿“你说小小的时候多可爱呀, 傻咕隆冬的。”

    两人不由怀念了一下闺女一两岁的时候,话都说不清楚,跟个小棉花团似的好玩,顿时觉得小孩还是傻一点可爱。

    而被爹妈希望傻一点的小孩, 大约等不及了, 写会儿作业, 放下铅笔跑出来问“mama, 你们商量好了吗,要不要生小孩,我要个听话的。”

    “我们还在商量。”孩子娘从容以对。

    于是小姑娘慢悠悠回去了,继续磨磨唧唧写她的寒假作业。

    “那你说,要不要再生一个”姚志华问。

    “你最近怎么回事儿,怎么就琢磨这事儿了。”江满撇嘴看他,“脑子热了”

    “光有人问呗,包括我几个在沪城的同学,前几天趁着快过年了不是吗,聚一聚,知道你户口还没迁过来,还可以生二胎,一个个都要羡慕死我了。”

    皇帝不急太监急,急性子太监还挺多的。

    其实在姚志华心里,还是想再要一个孩子的,他喜欢孩子,也因此当初生了畅畅,他是宁死也不离婚。

    现在两人感情也好,和睦恩爱,他所体味到的生活幸福,大概就是两口子吃吃喝喝养孩子。小孩子多可爱呀,再生一个,跟畅畅做伴儿,最起码五六岁之前,傻咕隆冬绝对是个最好玩最有趣的开心果。而且他那种心理,你们都只能生一个,我们有俩,得瑟。

    前几年他也没怎么考虑过。畅畅小,他没毕业,读完本科读研究生,江满一个人带孩子,实在也不容易,挺辛苦的,连个能帮忙的长辈都没有。

    现在他毕业工作半年了,小家庭生活安稳,尤其是闺女也上小学了,都学会挤兑他了,也不用人每时每刻照顾,似乎可以考虑再要一个了。

    可是这事他说了不算。就像畅畅说的,他肚子里生不出来。

    他们两人如果一直生活在农村,周围家家都是两个三个孩子的,大概环境就会让他们自己觉得,要生,生就生,必须生。

    然而现在城里从八零年之后,就都是独生子女政策,周围别的年轻夫妻,往后就都是一个孩子,环境使然,他们一个孩子也觉得很正常。

    所以他们家要不要再生一个,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生于不生,两边也没有老人长辈的压力,他们自己决定就好。

    “生一个是挺好玩的,畅畅也想要。”江满想了想,“可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把畅畅从生下来养到现在,七八年来付出了那么多的心力,几乎所有生活重心都在她身上,现在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再有那个心力再养一个了。”

    “再养一个,我和畅畅就能帮你分担了。”姚志华讨好地笑,“真的,洗尿布洗衣服坐月子,都归我,不行咱也请个保姆。以前生畅畅的时候,我不在你身边,好歹也给我个机会弥补一下遗憾。”

    江满“你让我想想。”停了停吐槽,“你说好听的,真生下来了,大部分辛苦挨累你们谁也分担不了,还得当妈的来。你能替我怀孕,还是能给他吃奶”

    姚志华“”

    不能。他能怀孕他还不自己生了算了。

    这个话题过后,三口人就忙着过年。

    放假没几天,老家来信,同时还寄来一大包东西。

    江满看了看那信,也不拆封,就直接往姚志华书桌上一丢,她差不多都能猜到写什么了,这个时候来信,基本上就是要他们回老家过年。可不是她不想回去,姚志华自己不想回去。

    寄来的一大包东西,却不是同一个来源,是老队长使唤人寄来的,里边都是队长婶给的花生米、干菜、腌菜什么的,尤其寄来两罐自家晒的豆酱。

    等姚志华回来,一开门,就赶紧往厨房跑。有两年没吃江满做的辣豆酱了,因为少了正经老家晾晒的这种豆酱。用别的酱,总不是那个味儿。

    “哪来的”他兴冲冲跑进厨房。

    “队长叔给寄来的。”

    “先给我来点儿尝尝。”

    “还没炒到火候呢。”

    “没到火候我先解解馋,我在楼下大老远就闻着味儿了,馋猴都出来了。”

    姚志华挤过来,江满这次做的辣豆酱里头,不光放了去皮的花生米和猪油渣,还放了牛rou丁,姚志华尝了一口,美滋滋咂咂嘴“嗯,就这个味,都不用炒菜了,光这个酱我都能多吃两个馒头。”

    江满“有你的信,巧了,一块儿来的。”

    姚志华咂咂嘴,不太舍得走,干脆拿了个馒头掰开,使劲夹了厚厚一层辣豆酱,一边吃着一边才去拆信。

    信是他大哥写来的,说姚高产要结婚了,姚青叶也要订婚了。姚老大的措辞是,你亲侄子结婚,加上亲侄女订婚,你总该回来了吧,你都三年没回来了,亲侄子结婚你都不回来,你还有这个家吗。你就算没有侄子,咱娘你也不管了咱娘整天都想你了,想得提起你都掉眼泪。

    日子久了,姚志华也不是不想回去看看,可一想到要面对的那一团糟,他就本能地缩了。

    反正说白了,姚老太六十来岁,也不老,没病没灾活得挺好,他不回去也就那么着了。不论他娘还是他大哥,让他回去无非就是花钱。

    83年春节姚老爷子死后,姚老太闹那么一出,江满愤而离开,之后老姚家一帮子倒是消停了不少日子。

    一直到83年秋收后,姚老大专门给他写信,说商量好了,三家养老,一家一个月出八块钱。

    三家二十四块钱的话,比得上小地方一个集体工人的收入,就算姚香玲不贴补,姚老太这日子也足够了,至于这个钱,他大哥家是不是真能给,姚志华也懒得去戳破。

    值得一提的是姚老二家,去年挣钱翻建了新房子。村里规划的新瓦房都从村北开始,宅基地重新规划,一排排往前赶,老队长的雄心壮志,是争取几年内把整个姚家村全换成整齐划一的新排房。所以老二一家趁机要了宅基地,建新房搬走了,离姚家老宅远了大半个村子,终于利索了。

    至于别的,姚老太一直自己住。哪家也没人能伺候她。二嫂一家搬走了,只剩下老大家离得近,偏偏姚大嫂又是“姚老太二世”,婆媳多年的仇,随着儿女们长大,越发不怵她。

    所以老太太的晚年日子,别人家老人儿孙绕膝,她呢,反正是挺凉快的。

    当时姚志华收到信后,二话没说给姚香玲寄去了一百二十块钱,让她按月给到姚老太手里,之后他每年寄一次,多给的二十多块钱,就当送年礼节礼了。只要他娘不折腾,别说一个月八块,再多跟他要点钱他都愿意。

    姚志华吃着辣豆酱夹馒头,好好的心情,拿着信想了半天,跑去打电话给姚香玲。回来脸就有点黑。

    “怎么了,辣豆酱不好吃”

    姚志华明知道媳妇调侃他,就把听到的都跟她说了。姚高产结婚,姚老大经济困难,拿大女儿姚青叶订婚的彩礼顶了一部分,还不够,就找姚香玲借钱。姚香玲二儿子刚订婚,也得用钱,尤其之前姚老爷子生病和送殡时,姚香玲借给他的钱他都还没还。

    所以姚香玲就没借。姚老大就埋怨上了,不光埋怨姚香玲,把姚志华也埋怨上了。意思是这两家条件好的,有钱的,都没人情味,没良心,没有兄弟姐妹情分了,他这么困难都不帮他。

    姚老大以前跟姚志华借钱,一句“有多少借多少”惹恼了姚志华,没答应,这还记着仇呢。

    不光这样,姚老太被大儿子整天洗脑,让她“多顾着姚家的孙子”,还说了好些欺心的话,说老二老三家都是丫头,老姚家就这么三个孙子,传香火的男丁,全是他们家生的,姚高产是长孙,结婚都没人管了,他们还记着自己姓姚的吗。

    结果这老太太就决意要在儿女间“劫富济贫”了,之前就给姚志华写信叨叨,说你侄子准备结婚了,你如今工作了有工资了,你得接济一下。

    姚志华没理会,回信说要借钱也是大哥的事情,轮不到您这长辈帮他开口。

    终究是让江满收拾狠了,这母子俩最终没敢再找他们,姚老太就强令姚香玲给大儿子借钱。人家姚香玲自己儿子还等着结婚用钱呢,把姚香玲恼得狠了,干脆惹不起躲得起,也不怎么回去了。

    于是姚老太就在村里跟人哭诉,说姚志华和姚香玲两个,无用不孝,自己混的好了不照顾家里,忘本,不顾一家人情分了。

    “就这点事儿你还值当生气”江满说,“不就是钱吗,那你也别给大姐了,明天我给寄回去。”

    “媳妇,你要怎么弄”姚志华问。但凡碰上江满和他娘之间的事情,他本能地就胆战心惊。

    “我能怎么弄”江满说,“你有赡养义务,我帮你孝顺你娘,我还能怎么弄呀。娶了我这么贤惠的媳妇你就偷笑吧。”

    江满第二天就去邮局,没寄给姚老太,她现在是坚决不跟姚老太有任何的直接打交道。她给现任村长姚大军汇款,一次汇了一百五十块钱过去,说是一年的养老费,一次性都给了。

    一个月八块,一年九十六,给老太太一百二,多给二十四,就当过年多孝顺老太太了。剩下三十块,则是给姚高产结婚的贺礼。

    可想而知,这一百五十块钱经由姚大军的手,大张旗鼓送到了姚老太太的手里。姚老大正缺钱呢,一看见钱眼睛都红了。

    可想而知,姚老大惦记这钱,跟老太太有的龌龊折腾了。看看他们还能不能母慈子孝合伙折腾人。

    一家三口在沪城度过了他们搬来后的第四个春节。

    腊月二十八,面包店歇业放假。江满给刘春苗结清了最后一笔工资,又借了一笔钱给她。

    刘春苗在她店里干了三年,设备呀原料进货呀也都熟悉。江满就跟她说,你正好趁着这个春节,去找个合适的店面,过了年就把店开起来。

    “你这就敢借钱给她啊,你不怕她拿着钱跑了,跑回老家你哪找去。”姚志华笑她。

    “跑了就跑了,我就当看错一回呗。”江满说,“人有时候一辈子,关键就那几步路,走好了一辈子就顺了,我觉得这小姑娘挺靠谱。”

    刘春苗一走,店门一关,其他三个店员放假回家过年,江满自己也跑回家忙年,煎炒烹炸备年货。

    趁着放假都有时间,三口人大冬天又跑去郊县海岛玩了一趟。实则去了有点后悔,这个季节除了吹冷风,海岛也没啥好玩的了,还不如去逛城隍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