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说 - 都市小说 - 山海亦可平在线阅读 - 第130页

第130页

    方征心中一凛,他一直没有找到獬廌进山谷的通道。眼下忽然被启发,山谷当年也是火山地震带附近,难道自己山谷附近也有个巨大的磁矿区干扰?恰好裂了一条缝让那动物进来,又剧烈变动回去了?这种速度在普通地质周期无法实现,但是如果有了磁矿区干扰……

    如果能把这只小狪带回去就好了,说不定他就能解开獬廌进谷的谜团。

    可是现在别说捕捉了,前方漂浮着焦臭味道的道路,能不能走过去都是未知数。虽然方征也可以绕行,但这片磁矿区非常大,无论如何都会入侵它的“领地”。

    方征先试探了一下,他远远伸出铜剑,去触碰那只巨白猩猩的尸体,小狪并没有阻止,懒洋洋躺在高处,看来这并不是它的储备粮。

    把那头被电死的巨白猿薅过来后,方征倒吸一口冷气——这不是猿猴,浑身也不是长白毛。而是雪白的皮肤,在这洞xue中,也不知多久没见过天日……

    那像是一种介于远古猿进化到人之间的生物,又或许是尼特安人或智人某阶段的低等分支。方征猜测,他们不知何故躲入深渊地下,经年累月的进化(或说退化),成了浑身发白,眼睛几乎退化,鼻子和耳朵都很大,身材狭小。四肢着地,手似爪的东西。

    方征不知道该叫“他”还是“它”,连风却惊讶道:“征哥哥,这是玉民人。居然还剩一只,我以为都被吃光了呢。”

    “吃,吃光?”方征心中惊恐,是他想象的人吃人吗?

    连风道:“这种玉民人,浑身雪白,每次被抓到就当礼物送给国君。说这些玉民人不老不死,而且不吃五谷,只吃玉为食。如果能吃掉这些玉民人的rou,就可以活几千岁了。”

    方征一凛,想到《山海经》中有种“白民人”,说不定就是这种东西。

    据记载:白民国,人白如玉。国中无五谷,惟食玉,人有活千岁者。这本该被和神仙联系在一起的描述,居然最后被人吃光了。

    事实上,从烧焦的皮rou来看,这东西似乎也没有什么超自然能力,死得透透的,怎么可能活几千岁。

    “这些玉民人一直就是这样的?”方征问。

    “听说几百年前,他们有个国君,但后来打了败仗之后逃进很深的山洞里,无论他属下怎么在外面烧和熏,都没能让他出去。所以玉民人一般是在洞窟深处抓到,谁也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也不知道他们靠什么为生,再加上他们皮肤的颜色,就渐渐传他们不老不死只吃玉了。”

    “有国君?”方征匪夷所思瞪着脚下那团四肢着地的巨猩猩尸体,“那他们也退化得太严重了……”

    这东西已经完全失去了人的智力,变得像真正的猩猩似的。

    简直是从人又变回动物的天壤之别。大自然花了几百万年时间让他们迈出了直立行走的一步,逃进地下洞窟不到几百年时间,就从直立倒退为爬行。

    但自然法则就是如此,一旦逃离进化竞争的战场,最后绝不可能胜出。一个转身,落后的就是几百万年。

    方征心中更督促自己无论多辛苦都要强大起来,才能不至于战败后被追到无路可退……退化成动物的结果实在太残酷了。这样想着,他又重新远远打量着那只小狪,人在干燥的冬天也经常会产生静电,电流大小因人和环境而异,有人的静电电压可高达10万伏,电死人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不过那样的人太罕见。

    小狪的皮毛干燥、光滑,身处磁场矿区,在变动姿势间,释放出超高的电压,在理论也做得到,而且在受惊或紧张时尤其产生得剧烈。方征定了定神,千万不要现在又刺激它。他用铜剑剖开这只烧焦的玉民人,倒不是为了吃,他只想知道那么多势力追捧的“不吃粮食只吃玉”的物种胃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方征意料之中地发现,它的胃里残渣也就是普通的果子。除此之外,这东西还长了很多白色的结石。中医常用牛黄入药,那就是牛的结石。长在猴身上叫猴枣,长在狗身上叫狗宝,反正结石这东西只要不长在人身上,就是入药的好东西。

    方征猜测之前要吃玉民的那些人,把它煮融或者烧化后,把烧不化的白色结石当成了玉精,衍出了吃了可以成仙的谣言。甚至传出“黄帝食玉成仙”一类的神话。

    “人的身体里不会长玉的。”方征把白色结石摊在手心上给连风看,“这是生病的东西。不是玉,千万别乱吃。”就算是玉也不能乱吃。玉说到底是一种石英,属于泥石,人身体是无法消化的。

    子锋点头,他记得从前在禹强营,那些必须依靠药石维持力量的前辈间,就流传着“食玉”的说法。后来他们都死了。

    “这附近怎么看不到帝坟其他痕迹了?”除了那些被洪水遗迹冲掉的木料结构,人工痕迹依然寥寥,不是该越来越接近中心么?亦或舜太节俭了,坟墓主体只用木料建造,被大洪水一冲就什么都没了?

    平台上部族的重金属污染又从何而来呢?

    方征又想起了《山海经》的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山之阳是南面,山之阴是北面。只是范围虚指,当时写下《山海经》的人,不会真正到过帝坟中。而在这磁场失控的地下深渊中,方征觉得,这座山很可能经历过许多次地质运动,里面安葬的舜和丹朱的坟,未必在原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