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越七零做知青在线阅读 - 第187节

第187节

    陈老师说完之后,又道,“而且,我们都在猜测,大学是不是要扩招,要不然我们这么多老师回去,总不至于让我们都空着。我听来通知的人的意思,上面还让我们等安排。小苏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苏青玉沉默了一下,然后点头。

    崔教授笑道,“你看,我说她肯定能想到吧。”

    高教授道,“所以我们最后这几天也要给大家复习一下,把知识进行总结。小苏你也要抓紧时间学,没准以后在大学里能见面。”

    苏青玉道,“如果真的……我会努力考上的。”

    高考的事情虽然只是猜测,但是老师们倒是都宁可当做有这么回事,多做准备。

    他们在这里待了一年多,过的也很开心。这里的学生们虽然不是正式的大学生,但是也是他们教过的,算是他们的学生了。只希望都能考个好成绩。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第160章

    因为可能要来临的高考, 这些老教授们都开始给队里的年轻人恶补知识。

    不过因为事情没确定, 所以也没有和大家说, 知识说在为八月份的测试做最后的冲刺。

    苏青玉虽然也抽了时间出来学习, 不过她平时工作也确实挺忙。队里建设,生产问题倒是不需要她cao心。水泥路还要一个星期就能修好了。饲料厂也在开始盖瓦片了, 也要完工了。地理的活有小队长们看着,也没啥问题。

    她主要是要忙人才培养的问题。

    考虑到过几个月就要真正的参加高考了,她还得想办法先把队里的岗位安排一下,比如学校里的老师们,还有厂里的年轻人们。都要安排相应的人接班。

    要是到时候一部分人考上了,得马上有人来接替。虽然她已经单位里面搞了人才培养, 但是主要是针对管理人员的, 等管理人员理离职了,立马有人来接替。对于基层人员这一块还是有欠缺了。

    苏青玉就准备再多招一些储备人才了,不止是这个大队的,还要从别的大队招人。

    任何企业的发展, 都不可能只依靠本地的人才,要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才来共同发展才行。长期只培养自己的队里的人才,还会让自己队里人没有紧迫感, 形成一种依赖思想。这样可不好。

    针对人才培养计划, 她还直接给队里干部们开了个会。

    要把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苏家屯生产大队每月必须考核的工作。

    苏卫国他们看了计划之后, 道,“要从外面大队招人?”

    苏青玉点头,“不止招人, 还要搞人才储备,以后学校里的进修班也可以开始接纳外队的人了。多容纳人才。咱们不要分别的队还是自己队,只要能给队里发展,那就是我们的人才。这样也能给学校也多一分收入。”

    她看了眼大家,“咱们自己算算账,一个工人工资才多少钱?咱这队里干的好的普通工人,一个月能拿二十就不错了。我宁愿白拿二十养着我们队里人,也不要他们为了这二十块钱的工钱,来拖累我们整个产业发展。当然,这只是个比方,如果咱队里人实在不争气,我也不会白养着,以后咱还要搞技术培训班,让他们学技术,再懒的人,学一门技术,总不至于饿死了。反正,咱不要一个拖累。”

    她看着大伙儿道,“从外面引进人才,以后咱队里只会发展越来越好,这样咱们队里没啥能力的人好歹能沾光喝口汤,要是咱只看着自己队里人好,以后是啥结果,大家都知道。”

    苏家屯的干部们都是亲眼看着苏家屯发展起来的,都太知道一粒老鼠屎的害处了,要不是青玉搞进修班培养人才,让年轻人们提升了知识水平,长了见识,那些单位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

    所以对于这个从外对招人才的想法,他们没有像以前那样排斥了

    张主任道,“书记,咱不多说了,就从外面招人。咱不能从矮子里挑高个,咱要从高个里面挑更高的。”

    其他人也举手,“咱同意。不能因为都姓苏,就给优待。之前给了这么多机会了,够可以了。”

    苏青玉笑着道,“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搞人员培养计划的事情就决定了。另外开设一个进修班,不教数理化,就教会计,教榨油基础知识,教饲料,教加米机器使用。还有拖拉机训练。”

    “没意见。”

    “没意见。”

    大家纷纷表态。

    这事儿苏青玉也是交给苏卫国去和李芳共同制定的。她现在主要是制定计划,工作都要分摊下去。

    苏卫国如今也是成长不少,嘴巴虽然还是不大能说,但是办事能力倒是强了不少,做事一板一眼的。

    会议结束,就立马去找学校找李芳共同商量这事儿。李芳这个校长就主要负责安排教室,以及联系老师,苏卫国则负责联系各个队里宣传这事儿。

    用了两天时间制定详细计划之后,两人就拿着制定好的人才培养计划给苏青玉审批,改了章子,就由通讯员将文件贴在了宣传栏,以及其他大队的宣传栏了。

    消息一出来,各个队里都热闹坏了。

    其他队里年轻人一直最羡慕的就是苏家屯了。

    因为苏家屯好啊,不说补贴盖房子了,就说那个招工的事儿,大家都羡慕了。

    听说苏家屯的年轻人每年都有机会参与招工呢,去年就招几波工人了,而且他们还搞培训。

    好些人为了成为苏家屯的人,都找了苏家屯的对象。但是苏家屯年轻人也就那么多,有些实在太差劲的他们也不可能为了这个就牺牲幸福。

    现在苏家屯终于开放了条件,对外也招人了,大伙可不能不高兴。都不用苏家屯搞正面宣传了,只要符合条件的,就赶紧掏钱或者背着粮食,去苏家屯的学校报名,参加培训班,成为苏家屯的储备人才。

    响应的队,李芳之前只准备搞三个班的,愣是搞了五个班。

    这事儿还在苏家屯内部引起了点小浪花。

    因为对外队开放进修班,以后也参与队里招聘了,这代表着队里年轻人竞争大了。

    家家户户还是有没能进厂子的年轻人呢,都担心竞争压力大了,以后机会少。特别是学校里报名的人这么多,当爹妈的压力就大了。

    好在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上了进修班的,老师们也给他们讲了个道理了。

    让外队人来干活,对他们只会好,不会坏。这要是人才加入了苏家屯,单位只会越来越大,以后招聘岗位只会越来越多。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就拿那些知青来说,没有销售部的那些知青在前面冲锋陷阵,油厂也开不了这么大,更别说给队里人补贴修房子了。所以啊,这是大好事。谁要是害怕,谁就是觉得自己烂泥扶不上墙。还没比就认输了。

    所以有些不懂这事儿的社员在家里念叨,就被家里年轻人教育了一番了。

    苏卫国也在广播里面直白的说了,“各位社员同志们,大家也听说了咱队里人才培养计划的事情了。我知道肯定有社员心慌,但是我得说一句,学校都在自家门口,厂也在自家门口了,这样还比不过外队的人,你们都别姓苏了,老祖宗们都丢不起这人!谁要是有意见,就来找我苏卫国。”

    有些社员就在自家门口和邻居唠叨了,“谁敢有意见?外队的人来干活咋了?人家城里招工也有从农村招工呢,人家咋没说只要城里人呢?我和你们说,但凡有想法的,那就是连墙都糊不上的泥巴。没啥用了,这种人要是去了厂里,我才不同意呢。”

    “我家娃子在学校都听老师说了,这是让外队的人才来给我们建设苏家屯的,人家有能力,建设的就好。以后咱才能跟着过好日子。”

    “那可不,那些知青娃娃不都是从外队来的,还有那些老知识分子,叫啥教授的,人家不都从外面来的,看看给咱帮了多大的忙啊。他们教咱们种庄稼,咱地里庄稼今年长的就比去年好多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那可不,我看今年得丰收。”

    说起丰收的事儿,大伙儿心情都好的不得了,乐开了花。

    对于这些种了一辈子田地的人来说,厂里招工那事儿只和年轻人有关,他们最主要的希望还是在田地里,庄稼长得好,那就好。

    现在队里给补贴盖房子,还给修了路,家里年轻人在厂里干活,地里庄稼长的又好,还养了猪,他们还有啥想法?

    没了,再有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苏家屯忙着搞人才培养的时候,吴教授他们一行人也在京市和其他各地来的知识分子们会面了。

    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找来的,各个学科都有,特别是教育界的来了好多人。

    吴教授他们还碰到了以前的老同学,私下里就商量起来了,感觉是不是教育要改革了,要不然怎么来了这些搞教育的同志。

    来了首都之后,他们也没参与正式工作,只是被安排在招待所里面休息。等着开会。

    和吴教授一起过来的孙教授就偷偷拉着邢教授吴教授商量,是不是得给苏家屯打电话,或者送个信也成。

    他们在苏家屯待过的人可都知道,苏家屯还在学习的年轻人是很多的,除了知青,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在坚持学习。

    这样一群人,还是希望能参与正式的教育的。

    吴教授道,“光送信没用,要是能弄点学习资料才好呢,之前咱们用的课本太分散了,要是真复习,不好用。”

    邢教授道,“现在咱们刚来,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等开了会,能出去转转,就去书店找资料。”

    七月底,苏家屯的水泥路就正式修好了。除了水泥路,还有苏家屯的新饲料厂。

    水泥路洒了水,大家高高兴兴的将这条路给重新打扫干净了。

    用社员们的话来说,这水泥路简直就比自己家里的地面还要干净。

    走在这样的路上,大伙儿心情都不由自主的好,真是感觉日子越来越好 。

    说来也奇怪,也就一条路而已,平时往公社去走的也不多,但是它是泥土路和水泥路的时候,这心情就差距很大。

    走在上面都觉得有点幸福。

    因为天太热,苏青玉也没搞什么大的仪式,只放了个鞭炮,将发展路的牌子重新做了一面,扎在路头,还在上面绑了一条大红花。

    厂里的货车和队里的拖拉机也帮着一条大红花,带着队里的老人,孩子,还有年轻人代表,在这路上缓缓的通过。

    苏奶奶也是老年人代表之一,高兴的在吆喝,“一点也不颠,特别舒服,这路可真是好。”

    她旁边的二奶奶道,“比咱家里还平,咋走都不磕着,好啊,这路可真好!咱这一辈子第一次走这么好的路。”

    后面,还有人上了这水泥路跟着车子后面走,感受着这平坦的大道。

    以后甭管下多大雨,都不会一脚泥了。

    有社员们指着发展路的路标道,“咱这发展路可真发展了。这名字当初还真取对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八点半见。

    第161章

    八月二号, 队里就举行了期待已久的测试活动。

    这次老师们都是有针对性的出题的。有些难度。

    按照老师们的说法, 尽量的把知识点都多考一些, 对以后总会有帮助的。

    在苏青玉的安排下, 学校也很重视。

    完全按照高考的模式进行的。发了准考证号码,作为也都是分开的。监考老师也是由队里的干部们, 以及一些自觉考不上,没有参加考试的知识分子担任的。考试十分严格,氛围也是完全提起来了。搞的这些参与考试的知识分子们都以为是参加重大考试了。

    为了支持这次考试,队里工厂都直接停工休息一天了,只要报名的都来参加脸。

    还别说,就因为这个考试活动, 大队干部们才猛然发现人才储备的重要性, 要是哪天这些娃娃们不在队里了,还真要乱了套了。

    一个个的对之前苏青玉的人才培养计划庆幸不已。觉得幸好还是听了她的安排。

    苏卫国也叹气,认为有自己的眼界还是要看的更远一点。

    这次苏青玉没参加考试,只是拿着试卷在办公室里做, 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

    考试一直考了两天。

    连续两天才结束。

    结束之后,陈教授他们连夜批改试卷,就想知道队里人的考试成绩。

    苏青玉的试卷也拿给陈教授了, “我是严格按照规矩做的, 绝对没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