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说 - 玄幻小说 - 海湾战争在线阅读 - 第86页

第86页

    继续作为国际社会的目标。

    前苏联政府所以迅速加入反伊联盟,一是因为伊拉克的行动本身应受到

    谴责,但更主要的是,苏联认为伊拉克的行动可能破坏戈尔巴乔夫新思维

    外交的成果。苏联前外长谢瓦尔德纳泽说:侵略科威特就是破坏新思维

    政策给国际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如果无视科威特的悲剧,就意味着默

    认应保持先前的秩序,容忍强者欺负弱者,就意味着我们(苏联)前些年追

    求的一切付之东流。这里主要指的是要尽力维持和加深刚刚建立起来的美

    苏伙伴关系。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执政以来推行的新思维外交的

    核心,就是开展以苏美为中心的对外政策,通过一系列努力和重大让步,终

    于结束了冷战,使苏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竞争,从竞争走向伙伴关系,

    不再互为敌人。苏联认为,海湾危机是对美苏新关系的第一次严峻考

    验。因此,苏联从一开始就采取不偏袒老朋友伊拉克的公正立场。

    这不仅是为了不失去美国和西方的信任,不使苏美关系因处理海湾危机上的

    分歧而发生逆转,而且还指望经过第一次考验来证明苏联继续推行新思维

    外交的诚意,以便推动美国和西方从物质上更多地支持苏联的改革。

    前苏联虽然参加了反伊联盟,但它与美国的传统盟国的立场和做法有很

    大不同。从它参加反伊联盟的第一天起,就同美国的立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苏联不同意美国关于全面制裁伊拉克的主张,认为部分制裁为宜;反对

    美国单方面采取行动,对美国大举进兵海湾不快,不赞成用一种侵略去反

    对另一种侵略。尽管苏联停止了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但军事专家一直留

    在伊拉克,直到确信战争即将爆发的前一周,即1991年的1月9日才出于安

    全考虑把军事专家撤回国,但仍有150名经济专家留在那里继续履行合同义

    务。尽管美国多次呼吁苏联参加多国部队,哪怕是象征性的也好,但苏联一

    直婉拒。苏联并没有因伊拉克不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而宣布苏伊条约失

    效。直到战争爆发前夕,苏联还认为外交潜力尚未用尽。

    战争爆发的当天,苏联外交部重申,苏联决不从军事上卷入战争。在多

    国部队连续轰炸伊拉克一周之后,苏联对战争的扩大表示了担心。1月24日,

    苏联军队报纸《红星报》以《海湾上空的越战阴影》为题发表的评论,与美

    国官方的观点远不一致。评论指出:看来不断产生的同印度支那战争的类

    比不是偶然的,尽管两场战争有种种不同,其中还有某种共同点。那就是:

    指望绝对依靠武力可以解决不寻常的国际问题。海湾局势表明,这种指望有

    引起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危险,而不能保证冲突的解决。

    观察家们认为,前苏联之所以在与美结成反伊同盟的同时,又与它保持

    一定距离,主要是因为苏伊具有长期的传统友谊。两国1972年签订了具

    有军事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苏是伊拉克最大的武器供应国。苏联《共

    青团真理报》说,伊拉克的100万军队主要是苏联帮助建立起来的,因

    为苏联派去近1000名军事专家,提供了共4100辆坦克、1000辆步兵战车、

    7100辆装甲运兵车和1000门防空火炮,还有先进的战斗机和飞毛腿导

    弹等。因此,苏联《劳动报》写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靠苏联的武器进

    行的。现在,多国部队摧毁的主要是苏制武器和装备。

    此外,苏同美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不同。海湾地区是西方的石油供应

    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又靠近苏联。所以,前苏联副外长别洛诺戈夫说:

    美国在海湾增强军事力量并不使我们高兴。危机结束后美国是否离开沙特

    阿拉伯,这是没有保障的。戈尔巴乔夫的军事顾问、苏军前总长阿赫罗梅

    耶夫把苏美在海湾地区的不同战略利益说得更清楚。他1月21日在《真理报》

    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苏美直接对抗已成为过去,正在停止军备竞赛,相

    互理解和合作的途径日益增加。但同时苏美作为大国,它们之间也存在矛

    盾。他认为:美国并没有完全放弃取得对苏联军事优势的企图,未必在

    可预见的未来它会放弃这一政策。

    前苏联政府在与美国保持距离的同时,也在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保持和扩

    大自己在中东的影响。苏联始终同伊拉克保持着频繁的高级接触,其次数之

    多、级别之高超过任何国家。战争爆发前,几度派特使前往巴格达和中东各

    国推行莫斯科的主张。它迅速与沙特阿拉伯建交,同以色列建立领事级外交

    关系。战争爆发后,戈尔巴乔夫又致函萨达姆和世界各大国首脑,呼吁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