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说 - 历史小说 - 古代发家实录在线阅读 - 第26页

第26页

    只是做事要计划周全,沈来秋这样一个只有一个男娃的男人,要是绑了他的儿子,可能无论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吧。这样他也赚够一笔,舒服一阵子,不用做那些腌臜的活。

    说实话,对于脏活,他真的有些腻味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实话,一下子拥有这么多评论,有些受宠若惊。感谢支持,评论依然有红包!感谢在2020-02-08 20:57:54~2020-02-09 20:55: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阿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oyna 20瓶;千言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爹,你有没有觉得一直有人在我们驴车后面跟着?”

    沈来秋往驴车后面仔细瞅一瞅:“没有啊,估计是黄鼠狼,这时候黄鼠狼就喜欢出来掏老鼠洞,遇见了也别怕,离黄大仙远一些,不要打扰它们就好了。”

    沈黎见过黄鼠狼,也不是很怕,就是觉得这一段路不太安全,毕竟古代哪里都荒凉,郊外小路地界更是十里无人烟。

    “爹,咱们走快点!我饿了!”

    沈来秋一听,赶紧驱使驴子走快点,只是这个时候差不多晌午了,驴子也累了,也没快到哪里去。只见沈黎从他荷包里拿出一块麦芽糖,吊在一根长树枝上,然后把树枝往驴子头上悬着,驴很快注意到它的前方有美味的糖吃,于是加快了步伐,想吃到这块平时只有萌萌能吃的麦芽糖。

    沈来秋:“......”他儿子真损,不过速度真的快了不少,黎儿这个脑子是咋长的。

    余氏看着沈来秋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偷偷抿嘴笑。黎儿有时候脑袋瓜子也不知道咋想的,总有稀奇古怪的主意。有一次,她在厨房杀鸡,只是那只鸡有些凶悍,不断扑棱翅膀,叫她不好下手,结果黎儿过来,把鸡的头按在地上,又用炭笔从鸡嘴的位置在地上画了一道醒目笔直的线,那只鸡果然就不动了,呆呆地蹲了好一会儿。

    她还以为是什么术法呢,有些敬畏地看着他儿子,结果她儿子叫她试一试,也是一样的结果。可见本来这世上就存在这样的事情,与术法没有关系,她就越来越平常心了。

    沈黎也没有想到他娘能联想这么多,但是防止了一个没有经受过科学教育的妇人沉迷迷信,也算意外之喜。

    很快他们到家了,沈黎帮忙卸货,吓坏了李福,这么小的孩子,搬这么重的东西,真的没问题吗?

    沈黎用事实告诉他,没事。而且他发现自己的力气越来越大了,不是他吹,村里任何一个十五岁的小伙子,都打不过他。要是那些不经常锻炼,或者不怎么劳动的人,哪怕是个成年人,在力气方面也不会比过他。

    踩点的那群人,顺着车轮在地上碾过的痕迹,打听清楚了沈来秋家的具体方位,甚至把沈宝冬说的那些沈黎经常去的地方都逛熟了,才去汇报给支付他们银钱的刘哥。

    刘泗道:“这个小鬼总是和村子的小鬼一起,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全部都用麻袋装走,那些小孩卖了,沈黎留着。”

    其他人点点头,这样的事情他们干多了,小孩子而已,还能有什么反抗能力吗?他们只会哭,闹腾,到时候直接打晕就好了,只要福禄赌坊不倒,那些丢了孩子的人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好,这几天我们去那边换豆腐,多踩踩点,叫人把他们骗出来,只要没有沈家村的人,就赶紧下手拖走!”

    沈黎对此一无所知,在现代他被保护得很好,现代花国的治安简直甩了古代一条银河那么远,所以在心理上就还没适应用警觉的态度面对古代社会。

    这天,他被细犬叫出去,说要去山里玩。

    “你去山里玩吗?他们说山上现在有好多斑鸠,我们去抓斑鸠吧。”

    沈黎笑问道:“你们抓到了吗?”

    细犬不好意思地笑了:“没呢!我们都觉得你聪明,你肯定能抓到!”

    沈黎想了想,也学了这半天了,可以去玩玩。

    细犬道:“知道你不乐意去山里,怕冷,我们就在山脚下玩一会儿,就好了。明天去我家吃饭,我家做了炒米吃,还是上次你教我娘的呢,居然卖得挺好!我娘一直说要谢谢你。”

    沈黎拍了拍细犬的肩膀:“都是亲戚,不用那么客气,走,我们去捉斑鸠吧。”

    捉鸟他没有捉过,但是鲁迅先生的某一篇录入初中课本的文章细细教过,可cao作性很强,可以试一试,于是在家里拿了相关工具——短棒,竹筛,秕谷,长绳。

    细犬有些摸不着头脑,带着这些有用吗?

    之后发生的事情告诉他,有用,还派上了大用场!虽然没用在捉鸟上。

    沈黎问道:“你和黑狗哥读书了没?”

    细犬挠挠头:“我娘说明年开年找夫子读书,但是私塾太远了,我妈又不放心我们住私塾的廉租房。”

    “那你想读吗?”

    “我不知道,但是村里好多人看你都去读了,赚钱多的人家愿意叫家里年纪小的读两年吧。”

    沈黎点点头,“这样也好。”要是更多孩子愿意读书,大家凑钱在村里办一个私塾,请县里的秀才来教导就好了。只是在这个科举制才开设不到十年的古代,秀才也不多啊。能读到秀才的,大多数都是地主阶级,家里有田,而且希望可以靠着这个功名减免田赋的。所以想请也不一定可以请到,毕竟学生交的束脩才值多少钱呢?这年头念得起书的人,肯定看不上这点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