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书迷正在阅读:[综漫]穿进全线BE的攻略游戏、[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天医神相、[综英美]鲸头鹳正在路过、[综漫]横滨歌姬今天也在努力除咒、信息素依赖性、天灾末世行、[火影同人]木叶之光、引诱月光、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宋韶仁在朝中领着个不大不小的吏部侍郎的官职,虽然在管理官吏升降考核的吏部,但最懂得明哲保身,从不参与朝中斗争,这么明显的夸赞一位皇子真实少见。 “臣亦赞同!”鲁正仁与丁湛在考前得知试题之时就已经对太子十分佩服,现下也跟着宋韶仁的话赞同。 “哦?”永康帝疑惑地看向了太子。 “禀父皇,今年殿试之题乃是如何解决北境蒙古部落之事?海上流寇猖狂,海战随时爆发,如何能解?”太子微微上前一步,声音温和敦厚,自小受到当朝儒学大家的教诲,言行举止之间有着储君风范。 “如何想到要出这一题?”永康帝沉声进一步问。 往年试题都是当朝声望甚高的大儒所出,抑或是内阁首辅出题,今年太子也不小了,永康帝觉得也可以让太子试试了。 “往常殿试之题都偏于理性,考生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如若真要实践还未知如何?且近年来黄河决堤,流寇猖狂,各地知府却只懂在府衙之中说着大道理,等着朝廷援助,甚至不如当地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懂得多,儿臣认为,选拔人才应选务实之人,实干兴邦,故今年试题应锐意创新,转向实践,才能选拔出真正对朝廷有用之人。”太子缓缓说出自己的用意,深邃的眼眸因为笑容弯起浅浅的弧度。 皇帝满意地拍了拍太子的肩,感慨一句,“你这个想法甚好!建柏长大了!” 建柏是太子的字,太子今年已经二十了,今年弱冠之时永康帝为其定下的字。 自己与云敏皇后少年夫妻,情分自然与其他的妃嫔不一样,可怜太子自幼丧母,永康帝自小把他呆在身边教养,如今太子龙章凤姿,颇有帝王之风,永康帝很是满意。 他并没有像历朝皇帝那般,看到儿子成长,没有危机感,有的只是欣慰与欣喜。 “父皇谬赞了。”太子成熟稳重,面对皇帝的夸赞极为淡定,不动声色地与陆衍对视一眼,深邃的眸中闪过一抹极淡的笑意。 树影斑驳,阳光从树间穿过,陆衍刀削一般的轮廓深邃精致,在阳光照射下更显俊美。 “阿衍,你怎么看这题目?”永康帝视线一转,看到陆衍,问出声。 “回圣上,臣以为太子此番出题的确是再好不过。如太子所说,朝中盛行理学心学,对实际情况忽略甚多,应将圣人之训与实际结合,我朝方能延续这太平盛世。”陆衍微微一笑,粗粝的手轻轻摩挲,沉声回答永康帝的问题。 “不错,你们说的都对。”永康帝连连点头,朗笑出声。 “走吧,我们去瞅瞅,你们都留在外面。”永康帝手指指向庭院内的考生,转头对大内总管梁公公说了句,率先走了进去,一行人跟在身后。 梁公公对着身后一行宫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在外面等着,跟着皇帝走了进去。 永康帝一排排走过,不时停下仔细看看一些考生的答卷,眸中尽是满意之色。 陆衍与太子跟在永康帝身后,陆衍在看到江景颀是,俊眉一挑。 是他? 没有出声打扰,永康帝略微看过一遍就走出了庭院。 考生们看到明黄色的衣角出现,知道不是皇帝就是太子,只是看到衣袍上绣着的五爪龙时,有些惊讶。 皇帝在一些考生身边驻足,更是让他们欣喜的同时,又惶恐不已。 江景颀看到永康帝在其身边微微停了一会儿,又走了,表情未变,接着方才的思路答题。 最后,总算是走出去了,所有人心中送了一口气,考生继续凝神思考。 “午时考完,将试卷送到养心殿,你们三个也一起跟过去评卷,下午让这些考生用膳过后直接去保和殿。”永康帝走出庭院,面容上浮现的笑容昭示着他的好心情,抚了抚已经蓄起来的胡子,对宋韶仁三人说道。 宫中御膳房对今日殿试之人都有准备午膳,吃完就能直接去保和殿。 “是,恭送皇上!”宋韶仁三人拱手行礼,面带恭敬之色,沉声道。 很快一个上午就过去,宫人燃了好几炷香,待最后一炷香燃尽,太阳已经到了天空正中间,灼烧着石青色的石板。 “收卷——”公公在最后一点香燃尽之时,尖声喊道。 话落,考生纷纷停下手中的笔,将笔搭于砚台之上,两列宫人有序地走进,将密密麻麻地答卷、毛笔与砚台一一收齐。 “众位今日都辛苦了!现在请跟随宫人前去用膳,未时圣上将在保和殿召见诸位!”宋韶仁看着宫人将试卷收齐到面前,对着下面的考生说道。 诸位考生行了一礼,走出庭院。 第35章 殿试 “鲁大人, 丁大人,我们现下将试卷交至保和殿再去用膳吧!”宋韶仁待宫人将试卷糊好,看向鲁正仁与丁湛, 似乎在询问但又是肯定地说出了这句话。 大周科举是糊名制,就是防止考官看到考生姓名, 世家大族关系复杂, 科举中世家子弟也不少, 谁家与谁家之间或许就有些关系,考官没准就与考生有什么联系,一时想徇了私情, 这对所有考生都不公。 前朝就发生这样的科举案,最后严加治理,实行糊名制,才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嗯。”鲁正仁与丁湛微微吐出一口浊气,这监考地任务终于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去阅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