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说 - 都市小说 - 失联宇宙在线阅读 - 第167页

第167页

    “要睡觉吗?”她想睡了,做完很累,但是又怕自己太快睡着留他一个人孤单。

    顾燕清低低地“唔”了声,没再开口,似乎被困意侵袭。

    叶校不知道是真是假,她伸手把顾燕清揽到自己怀里,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发,“晚安。”

    她希望他能睡个好觉。

    *

    叶校隔天很早起床。

    她只睡了四五个小时,走到工位上的时候还哈欠天。

    要恋爱,兼顾伴侣的状况,还要忙碌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在时间上其实是有点紧的。

    之后的一周她都没能去顾燕清那过夜,抽了两天时间回家看父母,陪叶海明检查身体。

    叶校临离开家的时候,叶海明小声念叨着,“你工作好了,再谈个男孩子,就齐活了。”

    叶校跟爸爸开玩笑:“你们想得还真多。”

    叶海明不好意思地笑笑,怕自己说多了:“好好好,我不说。”

    叶校这次回家跟顾燕清提前说了。

    他有意陪叶校一起去看她的父母,作为男朋友,分手的时候就算了。但是重新在一起后,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去看望。

    只是两个人的时间凑不到一块,叶校笑了笑调侃,“干嘛啊,你赶着去尽孝吗?”

    这话很正常,但听着又不像好话。

    顾燕清却盯着她问:“不行么?”

    叶校被他盯得愣住,也不是不行。她以前敢直接把顾燕清带回家,在家附近的街上乱逛。

    那个时候也没想太多。

    但是现在么,情况又稍稍不同。

    “下次吧。”叶校推脱道。

    她不清楚顾燕清在这方面的想法,至少她自己是没有准备在恋爱之余,涉及家里人的接触。

    顾燕清愿意给叶校舒服的相处空间。

    他很忙,叶校比他还要忙,能凑到一起的时间只有偶尔一起过夜,恋爱都在争分夺秒。

    这事过去就过去了,最近顾燕清则是在思考,怎么把叶校弄到自己那去。两人一起睡觉质量会很好,他也可以照顾她那越来越挑食的胃。

    叶校不想在私事上多花心思,是因为她有一套时间紧迫的工作计划。除了学习编导和策划的业务,她也在考虑晋升的事情。

    记者工作两三年就会迎来一个转折阶段,要么继续做新闻,转管理岗,不必亲自出去跑新闻,要么跳槽去做营销类的工作。

    市场化的媒体会因工作成就评出职级,电视台的编制也有职称评选,像顾燕清那样的级别记者,就是根据业绩和新闻获奖情况评定出来的。

    晋升的本质不仅仅是薪水的问题,还涉及资源选择和话语权,总之关系重大。

    这两到三年时间很短,在这种地方又总是人才辈出。

    叶校不能浪费时间,要忙着积累经验和成绩,在明年评职称时拿出一份让人挑不错的答卷来。

    六月份,他们栏目的一位资深记者转岗,叶校接替他担任栏目的固定出镜记者,在屏幕上“出声露面”。

    她在年初元宵晚会的时候尝试过一次,后面又陆续练习过录播形式的现场报道。但出镜记者的要求很高,需要面对不同的新闻现场,及时应变。

    要有镜头感,会思辨,有口才,甚至还要以情动人。

    叶校的记者基本功没问题,就是以情动人这一方面有点挑战,在某些场合,她不习惯露出具有感染力的表情和语气。

    尽管出镜的需求并不频繁,但是叶校那一个月来仍然很忙碌。在塌方,火灾等各大新闻现场做出报道。

    工作中并没有出什么失误,叶校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很不错。

    直到七月下旬,网上一条视频冲上热搜榜。

    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坐在一户人家门口,他的行李都被扔了出来,从门里还传出一道哭腔,“你不要再来了,我们家不欢迎你。”

    老人模样凄惨,自述是来B市投奔女儿的,但是被女儿拒绝赡养,赶出家门。

    老无所养是个社会问题,但是视频的信息量并不大,而且这种家庭纠纷并不是典型的事例,不适合当选题。

    叶校便没有再继续关注。

    这件事还有后续,甚至具有戏剧性。老人的女儿是领养的,抚养成人后便跟父亲断绝了关系。

    主人公走投无路选择跳楼,当然是没跳成的,被围观群众给拦了下来,养女仍拒绝露面。

    电话关机,大门紧闭。

    现在网络一边倒,全都在骂他的女儿,还人|rou出了对方的工作单位,家庭关系。

    这件事造成的社会影响有些恶劣。

    叶校最终领了台里下达的任务,去了解这件事情,她尝试过联系老人的女儿,依然无果。

    有多家媒体联系了采访,老人最终选择了电视台的专访。

    叶校听他说完事件原委,如果表述的是事实,建议对方走法律程序解决这起赡养纠纷。她这样说的时候,老人没搭话,不知是没听懂,还是不想告。

    但叶校觉得这件事的因果环里有许多漏洞,网络的传播威力很大,网友甚至没有采集清楚信息点就已经被煽动情绪。

    换句话说:被气到了。

    但是叶校作为一个调查记者,职业素养让她的第一反应是理智,查找信息根,而不是被“同情心”带着情绪走。

    --